头条推荐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
加强高山区灾害风险防控
保障重大工程与民生安全
聚焦重要城镇、重大工程、国防设施和战略工程安全保障需求,加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作用下高山区重大灾害成灾致灾机理与防治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建立贯通“感知识别、评估预测、监测预警、防控治理、应急救援”全过程的灾害风险防控与工程安全防护技术体系。“‘十四五’时期,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区(以下统称高山区)将建设诸多重大工程。如何防控高山区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提升重大工程与民生安全保障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上,他聚焦高山区“最难”工程,提出了关于强化灾害风险防控研究,提升重大工程与民生安全保障能力的建议。
高山区重大工程遭受威胁
2010年,巴基斯坦阿塔巴德村大面积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湖,导致中巴要道喀喇昆仑公路中断,给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和两国商贸往来造成严重影响;2018年10月,西藏米林县派镇加拉村附近雅鲁藏布江峡谷发生山体滑坡,对正在规划的水电工程造成影响……崔鹏表示,近年来,受特殊地质构造控制和气候变化影响,高山区特大灾害和巨型灾害发生频率提高、规模增大,严重影响该区域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和运转,给该区域民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威胁。
高山区既是我国重大交通、水电、资源、能源工程建设区,又是中巴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等“一带一路”重大工程穿越区。2020年5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川藏铁路、沿江高铁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
“高山区灾害多发频发,这些在建、拟建的重大工程,可谓是‘最难’完成的工程。”崔鹏介绍,主要的威胁和挑战来自地表灾害和地下灾害两方面,地表灾害包括高位崩塌、巨型滑坡、冰川泥石流、冰湖溃决、冰崩雪崩等特大灾害及其灾害链,地下灾害则包括强烈地震及其次生灾害、活断层错位、岩爆、大变形等。
建立国家级灾害风险
数据库与管理平台
为此,崔鹏建议,系统开展高山区灾害风险调查,查清灾害底数,进行重大灾害风险评估,建立国家级灾害风险数据库与管理平台。他还建议,由应急管理部牵头、相关部委和科研单位参与,开展高山区灾害风险专项调查与评估。综合利用高分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技术和野外调查等方法,查清高山区灾害底数,掌握灾害活动现状,建立动态更新的国家灾害数据库;开展灾害风险定期评估,聚焦城镇、交通干线、重大工程和国防设施,甄别重大灾害风险点和风险区,编制灾害风险图,制定灾害综合防治规划,系统支撑高山区灾害风险防控。
建立技术体系,
解决“卡脖子”问题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记者: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