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场所火灾频发,以案为鉴!
点击量:526发布时间:2019-11-12 16:23:17
什么是“三合一”场所?
“三合一场所”是指生产(经营)、储存、住宿为一体的场所,一般都是规模小、经营成本低、条件简陋、消防安全条件差,存在严重的消防隐患,往往是火灾多发的场所。常见的“三合一”场所有以下三类:
A、家庭作坊式“三合一”场所
是指将员工集体住宿场所与小型生产加工、修理或可燃物品仓库混合设置且未采取必要防火分隔的住宅建筑。
B、商业类“三合一”场所
是指将商业经营与员工集体住宿混用且未采取必要防火分隔的民用建筑,包含在住宅建筑内进行商业经营活动或在商业经营用房内同时容留人员住宿两种情况。
C、餐饮娱乐类“三合一”场所
是指员工集体住宿场所设置在餐饮及文化娱乐场所内,且未采取必要的防火分隔的建筑。
下面大家来看几个
“三合一”火灾案例!
案例一
2017年11月18日18时许,位于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新建二村新康东路8号的一处集储存、生产、居住功能为一体的“三合一”场所发生火灾,共造成19人死亡,8人受伤。
案例二
2018年4月15日,江苏省常熟市某小区发生火灾,造成9人受伤,5人抢救无效死亡。据媒体公开报道,起火房屋是一栋比较新的三层别墅,为典型的生产、住宿、仓库为一体的“三合一”场所。
案例三
2019年6月26日,凌晨,广东中山市坦洲镇一家五金商铺发生火灾,导致6人遇难。6名死者为一家人,年龄最小的仅有3岁。该商铺为典型的住宿、商业经营为一体的“三合一”场所。
三起火灾中,遇难人数30人,
为什么“三合一”场所一旦发生火灾,
会造成如此严重的惨剧呢?
关于“三合一”场所你应该知道这些!
“三合一”场所的火灾隐患
?多数是违法建筑,耐火等级低
很多“三合一”建筑根本未经建设规划部门统一规划、未经消防部门防火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从头到脚就是违法的产物。建筑耐火等级低,多为住宅、出租屋改变用途,还有的是违章搭建的临时建筑。
?业主管理水平低,忽视消防安全
业主根本未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未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也无消防宣传教育。同时,从业人员也未经消防培训教育,消防意识缺乏,一旦发生火灾,很难成功逃生自救。
?产权不明,责任不清
很多“三合一”建筑都存在多家使用、多家法人的现象,这势必造成产权不明、责任不清的问题。在消防安全管理上就表现在各使用单位各行其事,无专门人员负责消防安全,管理非常混乱。
容易形成大面积燃烧 逃生困难,
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烟雾密集,窒息更危险
灭火救援难度更大
可怕!!
面对“三合一”场所
小伙伴们应该要警惕起来!
“三合一”场所应严格落实这些措施
严格控制使用性质
1. 在具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储存、 经营等场所或建筑中严禁设置住宿场所、人员宿舍。
2. 严禁在地下、半地下室类的“三合一”建筑内设置人员住宿场所。
严格落实防火分隔措施
1. 应釆用不开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小时的楼板将住宿部分与非住宿部分完全分隔,当墙上确需开门时,应采用常闭式乙级防火门。
2. 住宿内部隔墙应釆用不燃烧的寒体墙并应建筑至楼板底部。
严格落实逃生疏散措施
1.住宿部分与非住宿部分应分别设置独立的疏散设施;当确有困难时,在符合相关要求的情况下,应设置室外金属梯,配备逃生避难设施的阳台和外墙等作为独立的辅助疏散逃生设施,添置消防救生梯、救生绳索等逃生自救设备。
2. 场所内的疏散门应釆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应确保在火灾时易于从内部打开。场所内的外窗或阳台不应设置金属栅栏,当必须设置时,应能从内部易于开启。
严格落实火源控制措施
1. “三合一”场所除厨房外不应使用、存放液化石油气和烟花爆竹、油漆、汽油等易燃可燃物品。
2.存放液化石油气罐的厨房应釆取防火分隔措施。
3.家中不得储存等危险品。
4.所有的电气线路应满足用电设备的负荷要求,不应私拉乱接临时电气线路电气线路应穿金属管、阻燃塑料管等。
5.建筑内的照明设施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装修材料或可燃物体上。
6.场所内应有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严格落实技术防范措施
1. 要根据不同“三合一”场所的情况,在疏散走道、住宿部分、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房间、疏散楼梯的顶部应使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或烟感报警器,应按照要求设置应急广播扬声器或火灾警报装置。
2.场所内应配置灭火器、消防应急照明灯。
温馨提示
“三合一”场所必须另外设置室外疏散楼梯,且每层均应设置通向室外疏散梯的安全出口;当住宿人数不超过5人且建筑层数不超过四层的场所,可采取设置逃生窗,配置逃生梯、逃生缓降器或架设通往相邻建筑物的逃生通道等方式,作为第二逃生出口。如遇到火灾要镇定冷静处理,切不可盲目逃生!
从自身来讲,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一定要认识到“三合一”场所的危害性!
看看近期的火灾新闻事故,重视起来
任何都比不上生命重要!